提起华严寺,只能用大美二字形容。这座千年古刹,除了内含波澜壮阔的历史,壮观瑰丽的古建,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登峰造极的辽塑和壁画之外,还牵涉一位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林徽因。
一代才女林徽因与华严寺的深情旧事
民国女神林徽因,人们津津乐道她的家世学识,美貌诗作以及爱情桥段,却鲜有人历数她与中国古建、大同和华严寺的文保故事。
1933年9月初,为了挖掘山西古建的重要历史价值,梁思成林徽因这对行走在“建筑界的侠侣”和营造学社的同仁们一起来到大同,进行实地考察。第一站就是华严寺。
留古的老照片里,我们看到了梁思成满面风尘爬到大梁上的情景,也看到长发挽起,穿着干练的民国女神林徽因站在大殿屋顶,依偎在一尊高她三倍的彩塑大佛下面认真测量记录的样子。她的模样和和她亲临的佛像一样美。
这就是他们当时的工作,即使放在现在,其艰辛程度也非常人所能胜任。
幸亏她来了,抢在日本人占领之前,完成了测量和留存,为山西乃至整个国家的古建保护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他们,大同古城得以重建、华严寺得以原貌来与我们相遇。
84年后的春天,我来了,怀着对这位奇女子的爱慕,瞻仰一座千年佛寺的艺术魅力,领略一座辽金古建的结构装饰之美。
一座云中古刹与大同市的今生前世
一座千年古刹,就是一本刻满历史印痕的历史巨著,是我们瞭望历史最生动琳琅的通道。所以,我无比珍惜与华严寺的相遇,从进入山门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想象成出生在辽代的士,身着青衿,以虔诚恭敬之心,来到气势恢宏的皇家寺院参拜。
每一座古寺都有它的建造渊源,华严寺亦如是。华严寺始建于辽,辽代佛教华严宗盛行,据辽史记载,“辽清宁八年(1062年),道宗皇帝巡视西京,遂建华严寺,奉安诸帝石像、铜像。”据此,这座大寺初建时,不仅仅是帝王礼佛和辽朝贮经的敕建寺院,同时因寺中“奉安诸帝石像、铜像”还具有皇家祭祀祖先的性质。
因为这些时代、民族和功能特征,整个寺庙给人的第一印象比较怪异。
首先,山门、大殿均用庑殿顶,阁用重檐歇山顶,颜色有那种日式寺庙的青灰色。殿堂内部大量采用了减柱和移柱,大殿建在了高高的月台之上,台前还有牌坊和钟鼓亭等等,这些都具有鲜明的契丹族建筑特征。
其次,建筑布局也与众不同。传统的寺庙大多是坐北朝南,但华严寺的主要建筑都是坐西朝东。这和契丹人对太阳的崇拜有关,是民族信仰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
华严寺在辽代辉煌诞生后,曾是西京规模最为宏大的寺院,香火繁盛。后历经朝代更替,数度战火考验与重建,迄今为止已成为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假如有些事情你迟迟放不下,请来普光明殿里感受一下
来到华严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气势宏伟的普光明殿。
普光明殿在佛教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佛陀始成正觉的法堂,“世尊于普光明殿,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始成正觉。”(《华严经》卷第十二如来名号品第七)
我只顾兴冲冲地往殿堂跑,完全忽略了门口的楹联,是一位老者的朗读提醒了我:
“世事熙熙从来富贵无了局到此说了就了,
人生攘攘自古名利难放下如斯当放便放”。
说来奇怪,看着这样的楹联,顿时心境释然了许多。
殿内供奉的是华严三圣,中为毗卢遮那佛,左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均坐于莲花台上,面容饱满,神色安详,衣纹流畅,高大威严。三尊主佛前还各有两尊胁侍菩萨站于莲花台上。
比佛像更能给我代入感的是殿壁四周的壁画,简直是如来神笔。壁画讲述了善财童子在文殊师利菩萨的教诲下,游历一百一十八城,南下参访五十三位老师,终成正觉的故事。
我对这样的佛教典故并不了解,但这丝毫不影响我看得入神。和巨幅的壁画比起来,我小小的身躯微小如尘。申时的阳光穿透花格窗落在我身上,有种与光同尘的通透内省。
和晨光相比,我更爱寺里的暮光,因为柔和更有归属感。阳光与佛光共同温煦着我的身体和灵魂,我是有察觉和改变的,顿时清醒与无畏起来。
抱抱寺里的花树,与花共眠,你真的会不一样
都说女人最美的时刻是婚礼上,而我最美的时刻却是在寺里抱抱树,枕枕花。通常,婚礼只有一次,而寺里亲近植物,却可以无数次。
从普光明殿出来,正赶上一株老树丁香开得正浓,阳光正好,温暖正好,花事正好。我的心情也史无前例地欢快。那一刻,如有佛引,我走上前,随手一拍,肤色就这么亮堂。
在云淡风轻,鸟雀啁啾中,心意向善,人暖花香,我笑成六月的萱草。
大概,人体与植物,真的能发生化学反应。
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精华都在这大雄宝殿里了
因为游览的时间匆匆,加之时隔已久,我忘了从普光明殿里出来后邂逅的殿堂名称,但黄杨木雕的佛像却记忆犹新。从各个角度打量,都陶醉不已。
接下来能记得住名字的便是大雄宝殿了。
在佛寺中,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华严寺的大雄宝殿可谓是“比大更大”,它耸立于五米高台之上,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木构单体佛教殿堂。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总面积1559平方米。
步入大雄宝殿,扑面而见的是五尊气势不凡体量巨大的如来佛。中间三尊为檀木雕,是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所制,侧两尊佛像及胁侍菩萨和两侧台基上的护法天王相均为泥塑,是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补塑,这两种质地的塑像相差了三十年。
五方佛高3.1米,法相庄严,肉髻顶上有桃状宝珠,端坐于仰覆莲花须弥座上,莲花宝座高2.9米,座上雕有盘龙、花卉等图案,背光装饰复杂,纹落细腻、有金翅鸟。
二十尊护法天王彩塑每尊身高2.8米,神情生动,姿容各异,服饰飘逸逼真,身体都向前倾15度,表示对佛祖之恭敬。实为明代泥塑中的上品之作。
大殿内壁绘制21幅巨型壁画,为清光绪十六年绘制,全长875.2米,展示了释迦牟尼从出生到成道的传记。
放眼望去,整个殿内设计金碧辉煌,色彩艳丽,结构巧妙,展示了一个精彩祥和的娑婆世界,令人叹为观止。
抬头仰视殿顶,那一朵朵盛开的花朵——明代的平棊,又给你别样的惊艳。
平棊,是古建筑的顶饰,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天花板。1012块平棊,绘有龙、凤、花草、仙鹤、梵文等贴金彩绘,图案无一雷同,不得不惊叹古代匠人卓越的艺术创造力。
出来大雄宝殿后,你一定要回头仔细端看一下正脊两侧的琉璃鸱吻。这一对造型精美巍峨挺拔的黄绿琉璃釉鸱吻,用黄、绿、蓝、紫、黑五色琉璃烧制,高度达4.5米。高度超过了故宫太和殿上的正吻,为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大的琉璃鸱吻。
比较呆萌的是,这两尊鸱吻年代不同,北端鸱吻系金代遗物,由八块琉璃构件组成;南侧鸱吻为清代补制,由二十五块琉璃构件组成。这两件宝物虽历经风雨,至今光泽灿然,共同守护着大殿的平安。
登临华严宝塔,娑婆世界上空祈福众亲朋
在华严寺内,有一座通高43.5米的华严宝塔,塔身明三暗二实为五层,是继应县木塔后的第二大榫卯结构纯木制塔。
木塔依据辽代风格所建,巍峨壮观,各明层内部设塔心室一间,供奉香樟木塑像。
一层为毗卢遮那佛,面容饱满圆润,雕工精细;
二层为观世音菩萨,花冠周饰花纹图案,别致精巧;
三层为交脚弥勒佛,神情潇洒,神韵逼真。
凭栏远眺,古城全貌尽收眼底,传统习俗登高远望,可保佑亲人身康体健,顺利平安。我是真的这样做了,我的祝福您收到了吗?
现在才知道华严宝塔一楼的塔底,还有一座纯铜千佛地宫,那里金碧辉煌!所有的形容词在那里都黯然失色!不知是时间太晚,还是自己疏忽,我竟然没有到达。不过没有到达也好,给下一次欣然前往留有念想。
薄伽教藏殿内拜会“东方维纳斯”
站在华严宝塔上远眺,眼下就是薄伽教藏殿青灰色的歇山顶。
“薄伽”是梵语音译,佛的十个名号之一,“薄伽教藏”意为贮藏佛经之所。
千万不要因为登塔太累而错失欣赏它的机会。因为这座从外观上看其貌不扬的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它是华严寺内保存年代最久远的大殿,且内含国宝级辽代艺术珍品,被誉为“辽代艺术博物馆”。
佛坛上完整地保存着31尊辽代彩塑,正中三尊大佛端坐在莲花台上,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以主佛为中心,配置四大菩萨、肋侍、供养童子以及四大天王等像,构成一堂诸佛讲经的生动画面。
其雕刻不仅注重肌体的美感,更注重华美的服饰,华丽的珠链装饰,璎珞精巧细腻,天衣披帛飘逸灵动,头冠雕饰精致。这其中,就有被郑振铎先生誉为“东方维纳斯”的露齿菩萨。她是华严寺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立于莲花之上,体态匀称,面容温柔,身体略有侧倚,苗条的身材,优美的线条,简直就是毫无距离感的小仙女哦。
殿内四周环壁依墙排列着38间小木作重楼式壁藏及后壁当心间5间“天宫楼阁”,雕刻精美,巧夺天工,被著名建筑师梁思成先生叹称“海内孤品”。
钟馨声远,梵音悠长,当最后一缕暮光照耀在普光明殿广场之上,前面即是出口。我恋恋不舍地回望了那些楹联、殿堂、脊兽、塔尖……五色琉璃的光芒点亮整座寺院,殿堂的轮廓愈发地冷峻清晰,给了我别样的触动。我掏出相机,留住那穿越千年的幻觉。
前世的华严寺已成过往云烟,我们无缘参与,但今朝的华严,却大隐于市,等待着此生与你的相遇。
本文作者:紫檀
山东人;生活达人
法律科班出身,却“逍遥法外”
用行走、思维和文字同生活谈恋爱。
曾出版的畅销作品主要有:《慢生活》、《俭生活》、《转角遇到不一样的自己》、《不懂汇报工作怎么拼职场》等。《婚姻与家庭》、《世界》、《特别关注》、乐途旅游网等多家媒体签约作者。
欢迎约稿、约茶、玩耍。
热门原创:
http://xzh.i3g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