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草原,除了舌尖上的蒙餐味道、诗一样栖居的短暂住所、辽阔清凉的自然风光,此外我们还观看了美轮美奂的演出活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蒙古盛装服饰走秀、《永远的窝阔台》和蒙古汗宫内的蒙古族歌舞。
食畜肉、皮毡裘,蒙古盛装服饰走秀
在“不白红一回——2018网红草原行大赛”的启动仪式上,除了梦想的马头琴表演,我们还有幸观看了蒙古盛装服饰走秀。十几位身材颀长端庄淑慧的蒙族女子一一走上T台,为来宾展示蒙古族服饰文化之美。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格特色,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
此外还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蒙古族靴子做工精细,分皮靴和布靴两种。佩挂首饰、戴帽也是蒙古族的习惯。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
蒙古族妇女经常佩带的饰物,除了头饰、手镯、项链、戒指、耳环之外,还有一种专门佩挂在袍子右上襟扣子上的饰物,被称之为“哈布特格”。
波澜壮阔的历史一去不复返,《永远的窝阔台》可以还原
《永远的窝阔台》是根据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故事编成的大型历史实景演出。
在历史上,蒙古帝国被公认为版图第一的国家,占地3570万平方公里,他的血脉已遍布全球。其实,成吉思汗只是奠定了版图的基础,正真开疆扩土的是他的三儿子:窝阔台汗,是他,将疆域版图曾扩充到中亚和西欧。
《永远的窝阔台》就还原了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演出地点位于辉腾锡勒草原核心区的国际马术小镇,依托辉腾锡草原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建造出占地面积达1600平方米的演出现场。
今天的辉腾锡勒草原被誉为“天堂草原,清凉乐园”。而在历史上,这里是成吉思汗第三个儿子窝阔台的避暑行宫。
公元1229年,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窝阔台继承了汗位。窝阔台率领蒙古铁骑四处征战时看中了水草丰美、气候宜人的辉腾锡勒草原。公元1230年,窝阔台率领大批兵将在这里避暑、修养、操练,并修建了一座避暑行宫。这里的点将台、兵器库,曾是窝阔台率领蒙古骑兵操练习武之地。大型实景剧《永远的窝阔台》就再现了800年前发生在这里激动人心的历史场景。
演出现场,来自蒙古国的100余名特级演员用精湛的马术、舞蹈、舞台剧等形式展现“马背民族”的出征、成长和建立等历史文化。
整场演出持续50分钟左右,分为《父子出征》、《草原孤儿》、《练兵点将》、《保卫家园》等7个篇章。
故事一开始倾向于叙事,节奏缓慢,很有生活气息。
演员们纷纷表演着精彩的马术,马术表演包括马背上“空翻倒立”、“侧方隐蔽”、“镫里藏身”以及惊险的“马上叠罗汉”等,让来宾们切身感受到草原儿女的潇洒与俊逸。
其后便是紧张而又刺激的战争场面,在擂擂的战鼓声与雄壮的音乐声中,窝阔台的将士们骑着骏马奔腾而出,战马嘶鸣,剑戈撞击,骑士的铁蹄如雷霆滚过,惊天动地。
若不是远处的发电“大风车”和偶尔疾驰而过的越野车提醒我,我真的以为自己就活在元朝,身在战场。
战争结束了,窝阔台胜利了,但他并不开心,因为他身边牺牲的人实在太多了,代价太惨重了。
看完演出,我们更珍惜铸剑为犁的和平年代了。
蒙古汗宫歌舞表演,一场味觉和视觉盛宴
看完了演出,正好到了吃饭的时间,辉腾锡勒草原上有很多极具特色的旅游度假村,不但可以品尝到正宗蒙餐,还可以体验骑马,欣赏黄花。我们午餐地点是人气最高的蒙古汗宫。饮一杯浓烈的下马酒,喝一碗浓香的热奶茶,然后,大型的室内舞台歌舞开始演出了。
如果说《永远的窝阔台》让我们感受到了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那蒙古汉宫的歌舞演出则让我们领略了草原上缠绵悱恻的儿女情长,和美安宁的生活方式,蓝天,白云,蒙古包,爱情,生活,男人的勇敢,女人的坚持……通过表演的方式一一传播。
表演精彩、布景精美、表演投入、情节感人、音效震撼,我们一边看演出,一边享用美食,热情好客的主办方让我们享受到了草原贵宾的礼遇。
看完演出,我穿过长长的木栈道,两旁是不知名的野花,行走在辽阔的草原之上,耳畔传来悠扬的马头琴声,犹如天籁,所有的浮躁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这样的乌兰察布之行,难道不值得您亲身体验吗?趁天热,趁草绿,趁风清,快快出发。
本文作者:紫檀
山东人;生活达人
法律科班出身,却“逍遥法外”
用行走、思维和文字同生活谈恋爱。
曾出版的畅销作品主要有:《慢生活》、《俭生活》、《中国紫砂文化》、《转角遇到不一样的自己》、《不懂汇报工作怎么拼职场》等。《婚姻与家庭》、《世界》、《特别关注》、乐途旅游网等多家媒体签约作者。
欢迎约稿、约茶、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