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言爱,如何处理好伴侣关系


“为什么我能处理好和全世界的关系,却唯独处理不好和爱人的关系?”

我和别人都向师父请教过这样的问题。

师父总是望向别处,缄默不语。

师父默然自然有默然的原因。我自己探索。

最近,貌似摸索出一点门道了。

因为细节。

压垮婚姻的,多是平淡流年里“沙粒” 感的细节

法国思想家家伏尔泰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在婚姻的旅途上,让我们恶语相向分道扬镳的往往不是“大风大浪”,而是平淡流年里那些膈应的“沙粒”——鸡毛蒜皮。

一个我心疼的小辈,抑郁了,她口述原因如下:“前几天,我们一家三口去海南度假,泡浴时,我女儿离我很远,说害怕我肚子上的那个疤。女儿说这话的时候,我老公就在旁边坏笑,说我不讲究,女儿都嫌我。我那疤痕是生女儿时剖腹产留下的,女儿居然嫌弃我,真是白眼狼。”她说着呜呜大哭。

我心里隐隐地颤了一下,意识到问题的另一层,我说:“是否,真正令你伤心的不是女儿的拒绝,而是先生的态度呢?”她立马不哭了,说:“姐,还真是的,童言无忌我不会生女儿气,我气我老公不心疼我,我都没意识到,你真神。”

另一个小朋友,结婚三个月后闪离了,我在劝导他的时候,他说:“我和她关系本身没问题,就是她妈妈总背后和她说我学历低个子矮,我听到了,受不了。”

离都离了,“既往不咎”,我淡淡地说:“理解。”他很感动,说别人都指责他小心眼,唯独我给了他理解两个字。真是厉害。

其实,我不神,也不厉害,只是过来人而已。

就在上周,我也刚刚被这样的细节划伤过。

那天,先生陪我出门办事,一天都很愉快,我们还手拉手迎着下午四点钟的冬日暖阳去烟火气十足的菜市场买了菜,结果临下车两分钟,就吵起来了。

他说把我新出版的书送给了他的朋友某某某。我随口一说:让你朋友发个朋友圈呗。

他说:不合适!

我反问:有什么不合适的?

他说:你不知道我朋友的朋友圈什么情况,提这种要求真是弱智!

我一下就怒了。

那一刻,从冲动和愤怒程度上,已经不是你们张口闭口离婚的事了,我想捏死他,或者一脚把他踢到我永远到达不了的星球上去。

当然,我很快地解决了自己的情绪,事后复盘时我自我剖析:我也无意于要求别人,事不做也无妨,“不合适”三个字也没问题,是他在说这三个字时轻蔑的态度,不屑的眼神,嫌弃的微表情,让我感受到如针扎般刺痛。

为了求证细节对于亲密关系的杀伤力,我随便问了一个表姐:在你三十多年的婚姻里,老公最让你伤心的事情是什么?

她说:是他有一次一进门就说我在家里闲着没事,也不把地面保持干净。

嗯,表姐家的情况我特别了解,他们经常打架,也出轨过。可是,伤她最深的,不是打,不是骂,不是出轨,而是丈夫说她“总闲着没事。”

我还听说,一个我们都超级喜爱的实力派女明星,离婚了,也是因为他老公无意间的一句笑言,说她是:二手货。

你看,影响关系的,压垮婚姻的,搞得我们郁郁寡欢的,居然是细节,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一句戏言,一个动作,在另一个人的心里,却是忽视,污蔑,侵犯……

当然,细节的杀伤力就在于它绝对不止是细节。

每一个致命细节背后,都有根深蒂固的心理症结

在我和朋友合著的新书《一别两宽》中,第三章第23小节第93页,就有一个因为一个瓜离婚的故事。一个想吃沙瓤的,一个想吃清脆的。然后他们就话赶话嘎嘣脆地离了。

其实,瓜只是一个“爆点”,背后是旷日持久日积月累的自我意识的埋没,不被尊重,不被认同,没有价值感。还有暴力沟通、无效沟通带来的挫败乏力感。

这两种心理长期潜伏在心底激荡出来一个特别日常又极其危险的微声音:没意思。

没意思没用的东西也自有去向,要么成为家里的“死角”,要么就被“扔掉”。“死角”就是名存实亡的婚姻,“扔掉”就是离了。

所以,每一个“瓜”,每一个细节,都对应着不为人知的心理创伤。

这些创伤往往和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先天禀赋和成长经历有关,外人无从知晓。比如我那个闪离的小朋友,丈母娘的话之所以能刺伤他,就是因为个子矮学历低是他由来已久的自卑。

就是这些细节——小事,玩笑话,微表情,小动作,日复一日,环环相扣,最后成为浓得化不开的爱恨情仇。它们就是咬死婚姻机体的“虱子”。

所以,一定要当心细节,因为细节就是伴侣关系的“雷区”。

如何解决细节?《论语》的爱——求为可知也

红尘男女总是抱怨——他/她一点都懂我,不理解我。

科学理性地想想,这些抱怨,都站不住脚。

个体与个体的差异,本自具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家庭和成长经历,他不懂你,自是寻常。

那该怎么办呢?

《论语.里仁》里有一句话,可以帮到我们:“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忧虑别人不知道你,不了解你,而应该积极寻求别人知道和了解你的方式方法,应当“求为可知也”。我曾经把这个“知”理解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现在想想,太过幼稚。

伴侣之间如何“求为可知”?最简单的是告诉他“你这样说或这样做你觉得没什么可是我很伤心”,如果你的伴侣是个懒得想的家伙,你还要把正确的做法告诉他,告诉他“假如你那样做我会很开心”。假如他总是误解你,你应该平静地表达“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像这样和气平静的表达,就是对伴侣关系最好的滋养。

这几天,在认真地“求为可知”之后,我才知先生总是把东西乱放,不是我所说的“专门气我,和我对着干!”而是他认为家里随意点才舒服。我才知道他总是把地拖不干净不是做事不认真,而是因为他近视眼看不清,而我视力太好了。我才知道他不爱吃面食不是矫情,而是吃了真的胃不舒服。而在这之前,东西乱放、拖地不干净、不吃面食“扎心”了我好多年。现在,都势如破竹地解决了。

所以,要“求为可知”,自己通过细节懂他,也让他懂你。这就是良好不伤的相处方式。

可能有人说“哎呀说出来多没意思,破坏了含蓄美。”还有,“我这人敏感,我对要来的东西不感兴趣。”对,“求为可知”有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敏感。

好,我们就说说敏感。

敏感是好事,但总是被滥用,而没有被善用

去年夏天,见过一个刚法学博士毕业的女孩子,我请她喝茶,她问我的老师:

“我很敏感,请问是好事还是坏事?”

老师说好事啊,敏感能帮我们及早地意识到问题,捕捉到表面信息,防患于未然。她否认,说敏感给她带来了超级多的烦恼和忧伤。

这个问题是去年夏天听到的,今天我也才想明白——敏感的人总是忧伤,是因为他们的敏感都没有被善用,而是被滥用。

我自己就是一个超级敏感的女人,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滥用敏感,而不是善用。

滥用敏感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快速地从别人不经意的细枝末节,感受到“不被在乎”,体会到无限伤害,升腾起种种情绪,发现重重问题。但他们意识到问题后不做调整,也不表达,更不会解决,而是像个瓶子一样闷着,藏着,收藏的全是忧伤,忧伤又在瓶子里重发酵。于是,他们本该好端端的人生就成了“叹息瓶”。

就是这种不被约制的敏感,无限放大的习气和情绪,念念相续,成为亲密关系不可跨越的鸿沟。

当然,敏感的人也通常能从极细小的事件中捕捉到爱意。这就是善用。

比如昨天我刚洗完头,先生赶紧给我找来电吹风,从他找吹风机急急的小动作,我感受到爱与暖。然后我继续善用,把感动告诉他。

换作从前,我绝不会说,因为我也觉得说出来没意思,“不说才含蓄,含蓄了才美。”可是现在,我会特别清晰平和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伤痛与喜悦,期待与失落,以及我们怎么样会更好。

不要不屑这样做,任何一种能力都是需要训练的,即使是天赋的才华,如果不被训练,也无法出彩,终将消弭。深情如若不被感知,得不到体现,越深厚,越危险。

感情很微妙,婚姻很复杂,你一句玩笑话,一个粗糙的动作就能让幸福的婚姻生出无限嫌隙,甚至分崩离析。而立足日常,从细节入手,进行微调,成本最低,效果却是最好。

总之,婚姻需要经营,关系需要修复,我的敏感,你个个性,他的表情,都应该被把控、善用。《论语》里还有一句话“以约失之者鲜矣。”伴侣关系亦是如此,“约之以礼”,失误或失败就鲜矣。

人生不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如果无能为力,那也请保持最基本的善意,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更多精彩~

本文作者:紫檀

 山东人;生活达人

法律科班出身,却“逍遥法外” 

用行走、思维和文字同生活谈恋爱。 

曾出版的畅销作品主要有:《慢生活》、《俭生活》、《中国紫砂文化》、《转角遇到不一样的自己》等。《婚姻与家庭》、《精品》、《特别关注》、乐途旅游网等多家媒体签约作者。

欢迎约稿、约茶、玩耍。往期精彩:一本书和一段光阴的幸福随想
“晴川历历汉阳树”,好好老去芳菲歇去何须恨——再见,庚子之春
山居足清明,我有一山花
记住这些话,比给钟南山点赞更令他欣慰
时疫横行,我们要对世界怀有一份好的感情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曾以为孝乎?再读《论语》,不落文字,何谓孝?幽幽武威城 千秋家国梦

秋日的私语,时间的秘密

http://xzh.i3geek.com